原力无限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发布核心AI模型Hyper-VLA与机器人AstroDroid

原力无限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发布核心AI模型Hyper-VLA与机器人AstroDroid

爱力方

爱力方

2025年09月25日 11:06
本文共计138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来源/互联网 责编/爱立方

随着2025年下半年的到来,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格局预计将进一步加剧。面对特斯拉、Figure等先行者的持续发力与国内具身智能势力的崛起,新晋参与者原力无限(INFIFORCE)正准备展示其独特的破局之道。

1758762892039032449

该公司定于9月24日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其人形机器人AstroDroid与作为其智能核心的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在当前行业普遍关注硬件性能的背景下,原力无限将技术突破的重心明确置于AI大脑与端到端模型的构建上,其战略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自主“思考”的智能体,而不仅是一个形态上“像人”的机器。

AstroDroid:作为AI大脑的物理应用载体

AstroDroid是原力无限推出的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其硬件规格包括170厘米的身高、43个自由度以及灵巧的双手操作能力。为了实现对环境的精准感知,它集成了一个由三目视觉、双激光雷达、六麦克风环绕阵列及六维力觉传感器构成的多模态感知矩阵,并由Jetson Orin AGX 64G平台提供算力支持。

然而,AstroDroid的最大价值并非其硬件本身,而是作为原力无限全栈自研的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的首个真实世界应用平台。这颗强大的AI大脑赋予了AstroDroid从“理解”到“推理”再到“执行”的完整闭环能力。它摒弃了传统的模块化拼接开发方式,通过统一的架构整合了视觉、语言与动作控制,确保在复杂环境中行为的连贯性与稳定性,标志着其应用场景将从受控的实验室环境扩展至真实的物理世界。

Hyper-VLA:定义智能与可靠性的核心技术

相较于AstroDroid的物理形态,Hyper-VLA模型才是原力无限此次发布的核心技术资产。该模型以Transformer架构为基础,实现了视觉、语言和动作三大模态间的跨模态特征对齐。通过先进的迁移学习与端到端优化技术,Hyper-VLA能够在更少的数据和更低的算力消耗下,实现卓越的性能表现。

在真实环境的对照测试中,Hyper-VLA的任务完成率达到了86.7%,显著高于78.3%的行业平均水平。在自动驾驶的复杂路口决策场景中,其决策准确率高达87.4%,同样优于82.1%的行业均值。尤为关键的是,该模型具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意外时自主调整策略并恢复任务的能力,首次将“可靠性”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指标。

“一脑多身多场景”:构建差异化商业壁垒

超越单一产品和技术,原力无限提出了名为“一脑多身多场景”的宏观战略。该战略的核心理念是,其开发的AI大脑(Hyper-VLA)并非专为某一款机器人设计,而是具备高度的可迁移性,能够驱动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并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在此战略框架下,同一个AI大脑既可以赋能FORCE系列机器人完成新能源汽车的自动补能任务,也能支持AstroDroid在人机交互中展现自然的动态表现。未来,该技术还可进一步延伸至安防、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垂直行业,从而最大化其商业化潜力。这一模式将机器人从孤立的硬件产品,转变为其核心AI能力的延伸和落地接口。

2025年下半年,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无疑将进入新阶段。原力无限通过AstroDroid与Hyper-VLA的组合,清晰地表明了其核心观点:真正的行业领导者,必须率先解决“大脑”的通用性与可靠性问题,并将其成功部署于真实场景。9月24日的云栖大会,将是该公司对其技术宣言的正式揭晓。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³·爱力方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agent.ren。
0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