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智能斩获千台人形机器人订单 商业化进程全面加速

爱力方

爱力方

2025年09月03日 15:41
本文共计1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来源/互联网 责编/爱立方

继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宇树”)和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优必选”)相继斩获大额订单后,又有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在商业化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9345d688d43f8794a4c2cc5ad44219f41bd5ad6e8c34

9月2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星尘智能”)宣布与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人形机器人订单合作。双方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分阶段部署上千台AI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制造、仓储及物流等多个场景。

据了解,本次合作将采用“核心部件+整机应用”的协同模式构建AI机器人平台。作为全球领先的以控制器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企业,仙工智能将依托其控制器技术,提供工业级可靠性保障与成本优势。同时,星尘智能也将借助此次合作所提供的真实工业环境规模化“试验场”,实现“本体—数据—模型—应用”的平台正向迭代循环,推动技术与场景需求的动态适配。

星尘智能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是业内首家实现绳驱AI机器人量产的企业。”与传统电机驱动关节不同,绳驱AI机器人采用独特的绳驱传动技术,模拟人类肌腱的柔顺发力方式,具备高动态响应、高灵巧操作和高交互安全性等优势。这一技术突破使机器人能够执行传统刚性机器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例如在工业场景中实现精准的物料配送、装配搬运等复杂操作,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据悉,除在工业和物流等场景推进部署外,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还将联合研发工业AI机器人产品,积极探索机器人控制、绳驱传动、AI与机器人软硬件协同等前沿技术方向。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工业4.0的核心载体,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订单规模与合作深度持续突破,多家头部企业已锁定大额订单。

以优必选为例,该公司近期在工业领域动作频繁,不仅中标了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价值9051.15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还与国际投资机构InfiniCapital签署了1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中东设立合资公司、建设超级工厂与研发中心,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d669899c-9d82-4aef-9fb6-b89e072a1650

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签署了全球首笔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创下该领域单笔订单数量之最。智元与宇树则联合中标中国移动旗下“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达1.24亿元,成为行业内的标志性案例。

在交付方面,各企业正积极推进产能爬坡与履约能力的“竞速”。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表现突出而备受关注。该公司在7月份实现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包括92台N2型号和13台E1型号,环比增长176%,创下成立以来单月最高交付纪录。值得注意的是,松延动力启动量产不足两个月,单月交付量已跻身行业前列。

优必选创始人周剑近日表示,结合上半年订单及潜在客户需求,公司预计2025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量将超过500台,全年产能突破1000台。此外,公司产品已从汽车工业延伸至3C制造、先进半导体制造及航空航天等多元领域。

获得订单仅是“起跑”的第一步,实现高质量交付才是决胜“马拉松”的关键。一位资深机器人行业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表示,在“技术—产品—工程化验证—商业化落地”这一闭环中,目前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厂商仅完成了“技术—产品”阶段,“产品—工程化验证”仍待推进。“总体来看,从订单到交付仍存在不确定性。对企业而言,认清自身能力边界,做好生态布局与战略取舍至关重要。”该人士强调。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³·爱力方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agent.ren。

相关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