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获30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产业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优必选获30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产业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爱力方

爱力方

2025年09月30日 15:05
本文共计13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来源/互联网 责编/爱立方

根据优必选官方发布的消息,天奇股份将采购总价值3000万元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产品,该批订单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值得注意的是,此项协议是在优必选此前已获得国内某知名企业一份价值2.5亿元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之后达成的。

目前,Walker系列工业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多家工厂进行实训部署。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该系列机器人的量产能力,以确保满足客户的交付需求,从而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工业场景中的深度应用。

619c8a560d290

优必选的商业突破并非孤例。近期,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多家企业均公布了里程碑式的商业进展。例如,7月份,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中标了中国移动旗下公司的一项“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合同金额高达1.24亿元。9月初,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亦宣布与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千台级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向工业制造与仓储物流等场景部署上千台AI机器人。

这一系列重大订单的涌现,清晰地表明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步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的预测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2.95亿元,占全球市场约27%;而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2.39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约50%的份额。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从百台到千台级别的订单突破,意味着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已具备批量交付能力。订单数量既是市场认可的体现,也是推动成本下降、加速规模化的关键。”

在人形机器人走向大规模应用的过程中,工业场景被普遍视为最理想的初期部署环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51.2万套,同比增长29.9%,反映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强劲需求。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数字平台应用中心总监周晓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工厂场景覆盖要足够丰富,才可能形成自循环。其次,机器人大脑需要越来越聪明,具备更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最后,通过具身智能提升其任务广度,使一个机器人可以完成更多工作,减少重复配置。”

产业商业化的背后,是核心技术的持续成熟。随着AI大模型、感知算法、伺-服电机及减速器等关键领域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在灵巧度、稳定性与自主决策能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过去主要出现在展会或实验室的人形机器人,如今已经能承担零部件搬运、质检、物料周转等具体工序。技术进步叠加量产成本下降,推动了大额采购合同的出现。”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张孝荣进一步强调了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人形机器人的落地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突破,而是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从软硬件平台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跃升。随着规模化应用的不断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可以预见,工业场景仅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征程的起点。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成本的进一步下探,其应用边界有望拓展至医疗康养、教育服务等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³·爱力方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agent.ren。

相关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