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机器人价格大幅下调
曾经“一机难求”的华强北机器人租赁市场,正经历一轮剧烈的价格回调。9月17日,深圳商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机器人日租金已从年初最高2万元大幅降至最低3800元,跌幅超过80%,昔日火爆的租赁场面已不复存在。
曼哈商业广场一家商铺老板透露,其店内人形机器人的日租金从1.5万元降至5000元,机器狗的日租价格也跌至300元。赛格电子市场另一商户表示,人形机器人租金从2万元/天降到3800元/天,且费用已包含运输、技术人员差旅及服务成本。
今年年初,在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的带动下,机器人租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商业演出、马拉松开幕式、企业年会和婚庆活动等场景需求激增,一度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在深圳地区,日租金甚至被推高到2万元。
然而高光时刻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头部厂商产能提升和市场参与者急剧增加,供需关系迅速逆转。华强北一位商户向记者抱怨:“现在这行太卷了,做的人太多。网上有些店铺人形机器人日租报价只要2000元,不过我猜那是长租且不带技术服务的价格,因为这价位根本赚不到钱。”如今,人形机器人不仅租金大幅下滑,售价也同步“跳水”。有商户透露,年初人形机器人售价为21万元/台,部分投资者甚至加价15万元抢购。而现在,二手设备的单价已跌至8万元左右。“我今年2月入行做租赁时,全深圳只有20台人形机器人,我占2台。当时每台采购成本21万,厂家产能有限,有钱也买不到。因为租金高,我一个月就能回本。如今厂家产能跟上来了,新机器也不用排队买了。”
在赛格电子市场五楼的机器人专区,记者注意到,与4月份相比,不少原本专营机器人的商铺已转型做AI眼镜等其他电子产品。面对市场转变,从业者正多途径开拓新空间。部分技术团队开始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与功能升级,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一些企业转向“机器人+内容+运营”的全套服务模式;还有从业者切换赛道,转向情绪疗愈类毛绒机器人等更易商业化的产品。一位仍在坚持机器人租赁的老板表示:“租赁市场容量有限,新鲜感一过,需求就被快速消耗。我打算今后转向销售小型快消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相关芯片或算力处理器。”
尽管短期面临挑战,行业长期前景仍被看好。据恒州诚思预测,到2031年,全球智能机器人租赁收入规模预计将达到171.2亿元,2025—2031年间年复合增长率约6.1%。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调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未来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仍是关键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