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5上海玩具展:AI玩具卷疯了!

解读2025上海玩具展:AI玩具卷疯了!

2025年10月21日 16:46
本文共计27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来源/AI玩具之家 责编/爱力方

出品:AI玩具之家

今年的CTE上海玩具展,一个字:卷。

走进N3馆,扑面而来的不是玩具的塑料味,而是浓浓的“科技味”。放眼望去,全是AI玩具。光是AI语音盒子,我就看到了不下二十种。有带两个小眼睛的,有会扭头的,有能发光的,还有能飞的……

整个N3馆几乎被AI玩具承包了,随便走两步就能撞见一个会说话的毛绒熊、机器人、小恐龙。

说“超过100个品类”真不是夸张。但说实话,大部分长得都差不多,功能也雷同:能聊天、讲故事、背古诗、放音乐。

真正能让人停下脚步的,有但不多。

01

Havivi:卷王之王

要说今年展会上最出风头的,还得是Havivi。

他们家的展位在N3馆C区,人山人海,跟赶集似的。不是因为价格便宜,而是因为——他们真的把IP玩明白了。

这次主推的是跟奥特曼联名的cocomate。这玩意儿不简单,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玩具,而是一个“角色平台”。你买一个主机,再买不同的角色卡,就能解锁不同的奥特曼角色。每个角色有自己的声音、性格、台词库,甚至还能根据剧情发展“进化”。

更狠的是,它支持蜂窝网络,不用连WiFi也能随时对话。小朋友走到哪,奥特曼就跟到哪。这已经不是玩具了,这是“随身携带的平行宇宙”。

而且,听说IP是直接跟日本总部签的,授权正规,内容原汁原味。难怪抖音上卖断货——家长不买,孩子能跟你急。

但更炸的,是他们展出的下一代产品:一个模拟奥特曼胸灯的挂饰。

这玩意儿戴在脖子上,能发光、变色、震动,还能AI对话。你可以把它当成“变身器”,喊一声“变身”,它就给你配光效和音效。据说未来还会出不同形态的胸灯,对应不同奥特曼,甚至能跟手机App联动,记录“战斗数据”。

这哪是玩具?这简直是“现实版奥特曼体验包”。小男孩的梦想,被他们拿捏得死死的。

02

Folotoy:AI+教育玩出花

如果说Havivi是“IP流”的代表,那Folotoy就是“技术流”的扛把子。

展位在N3D71,人没Havivi多,但来的基本都是业内人士。他们家的AI玩具不靠IP,靠的是大模型能力。

他们的AI玩偶能实时生成故事,不是那种预设的“从前有座山”,而是根据孩子说的关键词,现场编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比如孩子说“恐龙+太空+冰淇淋”,AI立马就能讲一个“恐龙宇航员在火星开冰淇淋店”的故事。

而且支持多轮对话,能记住上下文。你问“那只恐龙后来怎么样了?”,它真能接上。这背后是跟火山引擎合作的大模型,本地算力+云端协同,响应速度很快,基本没有延迟。

他们还搞了个“AI英语陪练”模式,能纠正发音、模拟对话场景,比点读笔强太多了。关键是,孩子愿意跟它聊,因为它不像老师,更像朋友。

Folotoy的思路很清晰:不做泛娱乐,专攻教育场景。家长买得安心,孩子玩得开心,双赢。

03

汤姆猫、噜咔博士:老牌玩家的AI转型

汤姆猫(N3A20)这次也来了,展位不小。他们家的AI玩具主打“经典IP+新体验”。还是那个会重复说话的汤姆猫,但现在它能主动聊天了,还能根据你的情绪调整回应方式。

比如你声音大,它就装害怕;你温柔说话,它就撒娇。互动感比以前强多了。但他们没在IP上做太大突破,更像是“老IP+AI功能”的升级版,创新感稍弱。

噜咔博士(N3C71)走的是“科学实验+AI”路线。他们的AI机器人能指导孩子做实验,比如教你搭电路、种植物,还能记录实验过程,生成报告。有点像“AI版科学老师”,适合8岁以上孩子。

这类产品虽然小众,但粘性高。家长愿意为“有教育价值”的玩具买单,哪怕贵点也认。

04

AI玩具的三种主流形态

逛了一圈下来,整体感觉惊喜感不多,如同我们在北京、深圳参加过的其他展会一样,AI玩具之家总结基本就三种形态:

1.AI语音盒子:最基础款,就是一个会说话的音箱,加个外壳。价格便宜,几十到一两百,适合入门。

2.盒子+眼睛/动作:在盒子基础上加两个LED眼,或者能点头、摆手。互动感更强,价格200400元。

3.会动的AI机器人:能走路、飞行、变形,功能复杂,价格500以上,甚至上千。

根据目前市场分析,现在卷得最凶的是第一种,因为门槛低,谁都能做。但未来能活下来的,一定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有差异化功能、有IP支撑、有真实用户价值的。

05

真正的问题:到底解决了什么需求?

很多人问:AI玩具是不是智商税?

AI玩具之家的看法是:AI玩具最大的价值,是它有可能解决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需求——高质量陪伴。

现在双职工家庭多,父母没时间陪孩子。老人带娃,又聊不到一块去。AI玩具不是替代父母,而是填补空缺。它能24小时在线,有问必答,还能讲故事、放音乐、教英语,比大人更有耐心。

而且,孩子真的喜欢。我看到好几个小朋友蹲在Havivi的展位前,跟奥特曼AI聊得津津有味。那种投入感,是普通玩具给不了的。

但问题也不少:

隐私安全:这么多麦克风、摄像头,数据去哪了?有没有加密?很多厂商自己也说不清,这一点现在也挺没办法。

内容风险:AI会不会乱说话?有没有审核机制?万一孩子问“爸爸妈妈死了怎么办”,AI怎么答?

过度依赖:孩子会不会只跟AI玩,不跟真人互动了?等等这些问题,AI玩具之家认为光靠厂商自律不行,需要行业标准和监管跟上。

欢迎更多厂牌、平台和我们一起发起讨论。

06

AI玩具未来怎么走?

AI玩具之家认为IP不是加分项,是入场券,这句话在上海玩具展上再次得到验证。

Havivi这波能卖的好,靠的不是技术多牛,是奥特曼这三个字一出来,小孩眼睛就亮了。IP自带流量、自带情感、自带付费意愿。未来拼的不是你会不会做语音交互,而是你能不能拿下一线动漫、游戏、影视的授权。没有IP,再好的硬件也是“陌生叔叔”,有IP,才是“自己人”。

第二,家长也不傻,愿意为“有用”的东西掏钱。纯聊天、放音乐的AI玩具,新鲜三天就吃灰。但能教英语、讲科学实验、甚至帮孩子管理零花钱的,就不一样了。教育功能直接戳中家长痛点——我花这几百块,不只是买个会说话的玩意儿,是买个陪练、老师、成长助手。这类产品生命周期长,复购率高,才是真正能扎根的赛道。

第三,别再盯着卖硬件赚差价了。未来赚钱的是服务。OTA升级新故事、订阅专属课程、会员解锁角色,这才是持续收入。就像游戏,本体便宜甚至免费,靠皮肤、道具、季卡赚钱。AI玩具也一样,硬件只是入口,内容和服务才是金矿。

2025年的上海玩具展,AI是绝对主角。

但热闹背后,真正能打的,是那些把技术、IP、场景结合好的产品。Havivi靠IP破圈,Folotoy靠技术深耕,噜咔博士靠教育刚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护城河”。

而那些只会做“会说话的盒子”的厂商,很快就会被淘汰。

AI玩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谁能在体验、安全、内容上做到极致,谁就能赢得下一代孩子的“心”。

声明:本文来自AI玩具之家,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³·爱力方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agent.ren。

相关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