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 “奥运会” 再传捷报!智身科技钢镚 L1 助力曼彻斯特大学 ZsiMan 战队获IROS 2025 四足挑战赛冠军!

机器狗 “奥运会” 再传捷报!智身科技钢镚 L1 助力曼彻斯特大学 ZsiMan 战队获IROS 2025 四足挑战赛冠军!

机器人大讲堂

机器人大讲堂

2025年10月25日 19:39
本文共计22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责编/爱力方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10 月 23 日,被誉为机器狗领域 “奥运会” 的 IROS 2025 四足机器人挑战赛在杭州圆满落幕。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 ZsiMan 战队凭借中国智身科技研发的 “钢镚 L1” 机器狗平台,在7支全球顶尖高校的角逐中大获全胜,成功夺冠,成为全场唯一采用非宇树平台夺冠的团队。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赛自创办以来,首次15公斤级和50公斤级的四足机器人同台对战,一举打破了 “重量决定性能” 的行业规则。

机器狗界“奥运会” 中国平台打破海外垄断

 

Quadruped Robot Challenge(QRC)由 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RAS)发起,2023 年首秀于英国伦敦 ICRA 会议,设自主控制、远程操控两类赛道,首年吸引 15 支全球团队参赛,是该协会标杆机器人赛事,由于其高难度赛道设计与严格评分标准,被视作机器狗领域的“奥运会”,历年均吸引麻省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机器人实验室参与。

随着影响力扩大,QRC 自 2024 年起形成 “ICRA+IROS 双会场” 模式:2024 年 IROS 首次增设 QRC,浙江大学 APRIL 实验室携中国宇树科技平台夺冠,也成为首个在该赛事中实现这一突破的中国品牌,奠定了其在赛事平台中的重要地位,而此前过往冠军团队所使用的比赛机器多为波士顿动力等海外品牌。

2025年两大顶级会议同步办赛,共有约7 支顶尖高校队伍参赛,赛场首次出现体重达 50 公斤级的大型机器狗与仅 15 公斤级的钢镚 L1 同场竞技的场景。赛道设置包含楼梯、阶梯场地、K 型护栏、托盘堆、坡道等复杂地形,全面考验机器人运动稳定性、越障能力与环境适应性,且随着比赛推进,障碍高度与地形复杂度逐步升级,对机器人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钢镚L1 首战 QRC:小体重机器狗逆袭夺冠

随着比赛的进行,障碍高度与地形复杂度逐渐升级,对自重较轻的小型机器狗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然而,钢镚L1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通过了初赛、预赛、半决赛,一路杀入决赛夺冠,从而证明在智能算法时代,精巧设计同样能够战胜体型优势。

作为首次参赛的黑马选手,钢镚L1机器狗的夺冠得益于其遥遥领先的技术架构。

硬件方面,钢镚L1 搭载智身科技自研关节模组,峰值扭矩达 48N・m,处于同级别产品最高水平,这一核心硬件参数使其虽体型小巧,运动能力却不逊于大体型机器狗。同时,比赛用机配备智身科技智航 EDU 高性能套件,整合 Intel RealSense 深度感知摄像头、Livox Mid360 激光雷达及 NVIDIA Orin NX 计算单元,形成多模态感知能力与边缘计算能力的完美结合。

其中,NVIDIA Orin NX 计算单元提供高达 100TOPS 的 AI 计算性能,可实时处理多传感器数据流,轻松应对复杂多变地形;搭配智身科技自研的 RoamerX 导航平台及高效导航框架 rmx_lite,经快速训练部署后即可实现自主运行,为机器人在赛道中的精准决策与稳定移动提供硬件支撑。

此外,智身科技自研的开源高保真科研仿真环境MATRiX(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zsibot/matrix),构建了物理精确的虚拟实验环境,支持运动控制、导航算法、视觉算法等多种研究任务的仿真验证。其完整的“仿真 - 部署” 工具链,为曼彻斯特大学 ZsiMan 战队提供了强大研发支持。团队可在高保真虚拟环境中开展算法训练,结合开放的软件架构,实现从仿真验证到实机部署的无缝衔接,将算法迭代周期缩短70%,确保赛前能针对各类复杂地形完成充分准备。

国产小型四足填补全球顶级赛事空白

本次IROS 2025 QRC 挑战赛,智身科技钢镚 L1 助力曼彻斯特大学的 ZsiMan 战队首次参赛即夺得冠军,证明了中国具身智能技术正在迅速崛起。

从赛事表现来看,15 公斤级的钢镚 L1 与 50 公斤级大型机型同场竞技并胜出,打破了 “体型越大、性能越强” 的行业固有认知,印证了设计优化与技术适配对产品实力的核心影响。

作为此次赛事中唯一非宇树品牌的冠军用机,智身科技钢镚 L1填补了国产小型四足机器人在国际顶级赛事中的荣誉空白,直观展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硬件研发、底层技术打磨与系统架构搭建上的全链路积累。

从行业价值而言,此次夺冠不仅为国产机器人品牌树立了国际标杆,更通过与开源平台、高校科研的深度结合,为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迭代提供了实践样本,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从赛事走向科研探索、工业应用等实际场景,为小型四足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拓宽了路径。

结语与未来:

钢镚L1 的夺冠,不仅为国产机器人品牌赢得了关键的国际话语权,更以实际赛场表现推动全球四足机器人产业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发展转向 —— 从以往单纯追求体型与重量的 “重量竞争”,回归到聚焦设计精度、运行效率的核心价值竞争,让技术创新真正落脚于 “解决实际场景问题” 的本质。

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企业在核心硬件研发、算法优化升级与开源生态搭建上的长期积累,也让中国在小型四足机器人产业化标准制定中逐渐掌握主导权。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清晰印证了行业的崛起势头:2023 年中国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4.7 亿元,2024 年攀升至 6.6 亿元,技术成熟度提升与工业巡检、教育科研等应用场景的拓展成为核心驱动力,2025 年更有望增长至 8.5 亿元。如今,中国四足机器人产业规模已占据全球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技术层面的持续突破与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为国内行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将直接影响全球四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让中国在这一新兴赛道的国际话语权持续巩固。

声明:本文来自机器人大讲堂,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³·爱力方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agent.ren。

相关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