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王兴兴现身谈机器人发展 智元宇树华为产品吸睛 中国移动在这场大会上官宣“AI+”战略升级
中国移动在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AI+战略升级,计划到2028年AI投入翻倍并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分享机器人行业发展,智元机器人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人机共舞展现碳硅共生趋势。华为、中兴等头部厂商参展,共同推动AI规模化应用和产业链合作。

“如果就看3年,具身智能一定算不过来账”
2025年具身智能投资热潮背后的逻辑与隐忧。通过对话资深投资人方正浩,分析了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本质区别,指出具身智能的核心是AI技术而非机械形态。文章揭示了当前资本密集涌入的现象,同时提出关键问题:如果仅看3年回报周期,具身智能的投资账目是否能够算得过来。

机器人跨越“三重门”——具身智能创新者亲历的现实与趋势
行业专家访谈,探讨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趋势。文章聚焦具身智能在工业、零售等场景的落地应用,分析机器人从演示到量产的技术瓶颈,揭示数据获取与商业闭环的关键问题,为读者呈现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真实历程与未来方向。

特莎·刘(Tessa Lau)将在RoboBusiness女性机器人午餐会上发表演讲
达斯迪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兼CEO特莎·刘将在RoboBusiness女性机器人午餐会上发表演讲的消息。文章介绍了机器人行业中女性仅占19%的现状,并详细讲述了特莎·刘在机器人领域的职业发展历程,包括她在柳树车库、Savioke和Dusty Robotics的重要贡献。此次活动为女性机器人专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职业指导机会。

独家对话元客视界CTO:揭秘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数据飞轮”密码
独家对话元客视界CTO,深入探讨具身智能大模型发展的关键挑战与突破路径。文章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幼儿园水平',面临硬件稳定性、软件泛化能力和数据匮乏三重困境,并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构建'数据飞轮'机制,实现感知-推理-执行的完整闭环,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应用。

走进工厂丨国产机器人替代4大家族?核心零部件卡脖子?听听中大力德如何破局!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口主导局面有变。机器人在线策划“走进工厂”栏目,走进中大力德。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导和参与多项标准起草,专利众多。从电机到减速机,再到“半个机器人”,产品涵盖多领域。岑总阐述做“半个机器人”初衷,其商业模式获认可。中大力德以科研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领先,正建工厂生产 RV 减速机和工业机器人,期待更多国货之光企业崛起。

【凯乐士】场景为王,技术为本“柔性”赋能物流科技——专访凯乐士科技副总经理许一平
物流行业增速期,凯乐士以“场景为王,技术为本”理念实践。其智能穿梭车独领风骚,迭代至四代,具备高稳定性和调度能力。面对客户需求变化,采用模块化满足柔性化,与客户成为伙伴。行业发展需合作,凯乐士期望成为全球领先供应商,制定未来规划,秉持理念,突破技术,完善布局,布局新兴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三菱电机】深度访谈|集结六大工厂,揭秘三菱电机制造的智慧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等发展是重要议题,三菱电机构建智能制造价值链。现代制造主编李峥对话其六家工厂负责人,探讨数字化与绿色制造转型。三菱电机 2003 年发表 e-Fctory 概念,构建联盟项目,全球参与企业超 170 家。e-Fctory 系统可一体化管理,助工厂 24 小时运行提高效率。福山制作所发售节能应用程序,实现能源损耗降低。三菱电机加速数字化转型,追求卓越制造,践行绿色发展。

【桥田】桥田智能创始人刘小平 | 在细分领域坚守长期主义价值
全球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中国是最大市场。桥田智能专注机器人末端应用,历经 7 年技术积淀,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替代。选择机器人快换装置为增长曲线,抓住国内政策机遇,内部重视学习文化。目前产品矩阵不断拓展,包括快换装置等,未来将开拓电动爪手等新产品,技术人才梯队不断壮大,已获众多行业头部客户认可。

【库卡】移动机器人+瑞仕格——1+1能否>2
库卡 2018 年将 AMR 研发转至中国,2021 年成立移动机器人事业部,2022 年与瑞仕格合并。任经纬介绍,整合旨在 1+1>2,聚焦智能仓储和智能制造。平台化产品+定制化上装模块是重要战略,平衡“标准化”与“非标定制”,以产品能力为双向赋能基础。库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国家市场调整策略,2022 年在中国市场发展达预期,服务众多知名客户。

艾迪艾创专访 | 将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到生产领域,加快企业智能化升级!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长,艾迪艾创机器人应运而生。2015 年成立,专注研发生产销售,已获硕果。其 RV 减速机在工艺等方面有优势,产品涵盖 6 大系列 33 款。注重轻量化设计,新量产 2050A 负载重量比同级别轻。生产制造全自主,研发端引入人才合作高校,应用端整合资源。未来将坚持创新,实现公司升级,国产机器人机遇大,市场有望爆发。

【纳博特斯克】对常州工厂东总经理的采访
2022 年 2 月东高仁任纳博特斯克(中国)常州工厂总经理,3 月接受专访。他表示工厂去年销售额增长,将继续提供高品质产品。累计生产 50 万台,感谢客户同时深感责任重大,目标是 100 万台。他喜欢“有志者事竟成”,在职场优先考虑员工健康安全。工厂目标是为客户做贡献,构筑双赢关系,保持利润基础上成长。纳博特斯克承担重要责任,致力于产品创新与服务。

专访翼菲科技创始人张赛 | 如何打造世界级中国机器人品牌?
翼菲科技从三人团队发展为全球领先企业,产品销量近万台。其创始人张赛因对机器人产业的热情创业,历经合伙人分裂等挑战。现提供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案例遍布多个行业。张赛奉行在客户需求中找机遇,涉足 AGV 领域并重塑生态位。公司“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围绕“合纵连横,拓外修内”展开战略,专注研发,招募专家,提升产品质量,期待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迁移科技:传统加工制造市场仍然存在很多场景化方案需求
北京迁移科技 2023 业绩佳,相机出货量增倍,项目 100%交付,建供应链标准流程。发布领先激光机械振镜结构光相机,抗光干扰 12 万 Lux 且稳定可靠。传统加工制造市场机会多,因场景化需求高且行业需求分企业阶段。机器视觉技术前景广,企业应保现金流、“保交付”、产品稳定性。行业“内卷”因多种因素,迁移科技倡导良性竞争,帮集成商共建市场,筹备海外开拓。

【专访】安川 :i立方 机电一体化,融合数据应用,实现生产现场智能化升级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1999 年成立,历经 25 年发展。机器人在线 CEO 采访其总经理足立恭雄,畅谈 2023 年成就,如“安川综合力”布局成果、CPU-203F 性能创新等。还提及东京机器人展及安川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的动作,如 i³-Mechatronics 概念。2024 年计划加快完善整体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高光”机器人,来自闵行这里
全能冠军COFE+第6代咖啡机器人亮相广交会
意向成交超千万美元!这届广交会,广州机器人爆单了
400元遥操95%机械臂!上海交大推出开源项目U-Arm,打造通用、低成本的人机遥操作接口
解读2025上海玩具展:AI玩具卷疯了!
喜讯|思岚科技荣膺工信部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优必选亮相IROS 2025,展示多场景最新技术与应用成果
Sora 2 之后,北京人形WoW具身世界模型带来aha时刻
星尘智能IROS升级绳驱平台,并获领益智造批量订单
斥资11.6亿!这家智能制造头部加码机器人研发等
© 2025 A³·爱力方
https://www.agent.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