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系VS上交系:18家具身智能企业硬核图鉴

浙大系VS上交系:18家具身智能企业硬核图鉴

2025年10月15日 14:53
本文共计37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来源/机器人产业应用 责编/爱力方

作者:韩卓洋   出品:机器人产业应用

具身智能领域已形成以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为技术源头的产业集群,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为核心的两大派系发展尤为显著,与清华系等共同构成行业内极具代表性的力量。本篇我们将集中梳理浙大系、上交系。

根据《2025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报告》,上交、浙大两大派系的核心企业累计获得融资超过130亿元,已构建起从核心硬件研发到医疗、工业、消费等全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其中,上交系企业以精密制造与量产落地能力见长,浙大系企业则聚焦算法创新与场景深度绑定,各高校派系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共同支撑起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根基。

核心要点

•‌上交硬,图纸变产品;浙大软,算法变场景

•‌两派互补,具身智能有全栈未来

•‌高校撑腰,量产与裂变共舞

01

上交系:“硬件工程派”的落地攻坚

以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基因为核心,上交系企业擅长将精密制造与量产能力结合,用“硬实力”破解落地难题。

智元机器人,其累计完成10轮融资,估值超150亿元,2025年8月获LG电子与未来资产联合投资(LG首次入局具身智能)。覆盖远征、灵犀、精灵、绝尘四类产品,覆盖双足、轮式等品类:远征A2-MAX凭67自由度、450N·m扭矩实现40公斤重载,精灵G1适配VR/动捕数据采集,绝尘C5服务中大型清洁场景。核心技术为GenieOperator-1模型,发布“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灵犀X2 2025年量产超2000台,与小鹏合作切入车企,精度0.1mm,2026年预计出货数千台。

傅利叶智能是上交系“元老”,覆盖人形机器人与智能康复赛道,累计12轮融资:Pre-A至B+轮获火山石资本加注,2024年D轮获软银、元璟资本4亿元,2025年1月E轮近8亿(含上海国鑫投资等国资、沙特阿美Prosperity7)。核心技术为力反馈、伽利略控制系统,首倡人形机器人“产品六边形”标准,开源FourierActionNet数据集。产品迭代至GR系列:2023年GR-1交付超100台(上汽通用测试、建行服务),2024年GR-2(175cm、53自由度,续航2小时+换电),据1000+用户反馈迭代,覆盖科研等场景。

魔法原子成立一年就推出通用人形、仿生四足等多品类产品。其自主开发的MagicMind具身智能系统,支持百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30%。代表产品“小麦”通用人形机器人,在立讯精密电子厂流水线测试中,点胶精度稳定在1-2mm,连续4小时无差错,硬件自研率高达90%;双足机器人MagicBotZ1能实现倒地自主起身,四足机型MagicDog-W已在人流密集场所开展配送试点。

| 魔法原子发布第一代自研灵巧手产品MagicHandS01

穹彻智能,核心业务是具身智能系统研发。其“NoematrixBrain”系列具身大脑采用“以力为中心”的大模型架构,擅长精细操作控制。2025年发布的NoematrixBrain2.0,在与海尔合作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中落地,能自主完成“整理鞋履”任务,还为希夕智能“串煮小站”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获得企业百套订单突破,开始规模化商业落地。

UniXAI(优理奇机器人),全栈自研硬件与软件,构建了高训练效率的模仿学习架构。核心产品为第一个融合触觉的多模态感知模型UniTouch,可通过视觉生成触觉的方式实现夹豆腐,捏鸡蛋等精细任务。在此基础上,优理奇还自主构建了支持长程任务规划的推理架构UniCortex,可在复杂场景和多智能体间,实时规划以及调用已习得技能。以上核心算法能力的协同进展,使得优理奇在复杂开放环境中已初步实现了任务的泛化场景应用落地。2025年6月实测中,其消费级机器人Wanda2.0能完成多种家务劳动;双足机器人Martian在室内复杂地形行走稳定性测试中表现优异,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批量量产及交付。

源络科技,聚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的应用。以AI技术为核心,融合高性能硬件与智能软件,自研运动控制算法与通用策略模型,能适配仓储分拣、货物搬运等复杂场景。2025年8月8日,源络科技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Monte02轮式人形机器人(1.6米高、100kg,7自由度双臂,适配多行业),同日与华大智造合作推智慧实验平台,推动具身智能落地。

| 源络的机器人产品Monte02

千觉机器人以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为核心,提出“触觉构建空间感知”的技术路径,主打低成本家庭服务场景。2025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由元禾原点、戈壁创投、小苗朗程联合投资。其推出的全球首个触觉仿真工具 Xense_Sim 以及多模态高精度触觉传感器G1-WS,也已应用于智元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工作,为其在精密装配、工业智造及智能服务等复杂场景的落地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傲鲨智能是外骨骼机器人企业,核心技术是肌电信号感知与AI融合,实现人机协同作业。产品覆盖工业、医疗两大场景:工业外骨骼能让物流工人搬运负重能力提升120%,肌电信号预判动作响应时间<100ms;医疗康复外骨骼可辅助截瘫患者进行步态训练。

佳安智能聚焦机器人智能柔性力控技术,结合六维力控与3D视觉引导,能完成精密装配、磨抛等工业任务。自研的数字孪生系统可预先模拟复杂操作,故障预判率超高。2025年其工业磨抛工作站入选广东省“机器人+”典型案例,在汽车零部件加工场景中,将产品良品率提高10%。

| 复合机器人

| 类人形机器人

02

浙大系:“算法创新派”的场景裂变

以浙江大学算法研究为根基,浙大系企业擅长将技术与场景深度绑定,用“泛化能力”打开细分市场。

云深处科技是四足机器人企业,产品覆盖四足与轮足两大系列,关节防护等级达IP66/68,能在-20℃的极端环境稳定运行。2025年7月完成近5亿元融资,代表产品X30四足机器人进入新加坡国家电网巡检,成为国内首个海外电力系统商业化案例;山猫M20轮足机器人在矿山、隧道等复杂场景测试中表现优异。

| 云深处绝影X30在1:1变电站模拟场景演示全流程自主巡检

| 云深处山猫M20在运动能力演示区展示高难度动作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定位“技术策源地”,主攻人形机器人“大小脑”协同技术。研发的智能感控系统支持纯视觉抓取,精度达0.1mm。其代表产品领航者2号NAVIAI具备41个自由度,算力275Tops,还能够适应多种地面,达到拟人化全身协调运动,最快速度≥6km/h,支持物品搬运、物品抓放、伺服插孔等作业能力,可持续作业2个小时。

微分智飞聚焦具身智能飞行机器人,2025年4月连获两轮融资。其机器人巴掌大、重200克,无GPS/信号时可自主建图决策,还能集群协同作业,核心是“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区别于传统遥控无人机。公司设两条产品线:行业线瞄准应急、矿山等场景,2025年将推2款续航超40分钟的机型;教育线提供标准开发平台,降低高校科研“手搓”门槛。高飞强调,底层感知、算法是核心,大模型仅辅助上层任务,旨在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非夕科技是国内自适应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融合力控、视觉与AI技术。在汽车领域落地成果显著:为头部新能源车企打造的车身飞溅打磨方案,焊渣去除率超99%,部署周期仅10-15天。在3C电子领域,实现FPC柔性电路板自动化插装突破;食品加工场景中,冰淇淋抓取专用机器人良品率较高。产品获CE+ETL双安全认证,还切入医疗康复、农业采摘等领域。

三坛医疗研发“智微天眼”骨科手术机器人。2024年遇资金难题时,获紫金港管委会政策支持及1000万普惠贷款。产品经4次迭代,手术超2万例,打破进口垄断,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国际领跑”,让基层用得起精准手术设备。

赋之科技于2025年9月完成数千万C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龙湖地产领投(二者均为续投)。其主打EBO系列家庭陪伴机器人(售价999-7999元,海外139-999美元),含安全检测、远程陪伴等功能,新品EBOAir2Plus升级“眼睛”为屏幕;还布局宠物智能硬件,全球用户80万,满意度98.5%。

| EBOS&Pro

有鹿智能,是“阿里系”具身智能创企。核心依托自研LPLM大模型(获9项国际竞赛冠军),推出即插即用的Master2000通用具身大脑。2024年5月获超1亿天使轮融资,同步拿头部清洁设备商千万订单;AI130巡扫机器人成细分销冠。2025年1月订单破6000万,3月再获6亿元大单,计划2026年落地移动操作机器人大脑,2030年实现人形规模化落地。

03

结语:从“派系差异”到“生态共生”

上交系的"硬件量产"与浙大系的"算法场景"是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两大技术路线,各自解决不同环节的关键问题:上交系凭借工程化能力实现"从图纸到产品"的转化,浙大系通过场景验证实现"从技术到需求"的匹配。

近期,穹彻智能与千寻智能的力控技术合作、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向魔法原子开放算法资源,表明两大派系已开始技术互补与协同创新。未来,随着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拓展,这些企业将继续引领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声明:本文来自机器人产业应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³·爱力方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agent.ren。

相关图文

热门资讯